2025年9月22日國內外時事政治
國內:
在中國致公黨成立100周年之際,習近平發來賀信中指出,作為我國最早成立的民主黨派,致公黨始終同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、肝膽相照,積極投身中國革命、建設、改革事業,同心協力奮進新時代,為爭取民族獨立、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、人民幸福貢獻了智慧和力量,書寫了“致力為公、僑海報國”的光榮歷史。
9月19日至23日,空軍在長春舉辦航空開放活動,此次空軍航空開放活動以“追夢空天、制勝未來”為主題。
“十四五”時期,我國已經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、涵蓋要素齊全、布局科學合理、技術手段較為先進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。
“十四五”時期,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。2024年,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濃度比2020年下降16.3%,優良天數比例比2020年上升2.4個百分點;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為90.4%、首次超過90%。
“十四五”時期,生態保護修復監管實現新進展。我國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占比超過30%,90%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74%的國家重點野生動植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。
“十四五”時期,我國綠色低碳發展邁出新步伐。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并穩定運行,覆蓋全國60%以上的碳排放量,啟動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,綠色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明顯提升。
我國科研團隊利用“懷柔一號”衛星對一例特殊伽馬暴的觀測數據,發現驅動該伽馬暴的可能是一顆自轉周期僅1.1毫秒的新生磁陀星。這是人類首次在伽馬暴中觀測到周期穩定的毫秒級脈動信號,為揭示致密天體并合后產物的性質提供了關鍵證據。
9月19日,以“智聯萬物 AI賦未來”為主題的2025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在青島開幕。
9月20日下午,以“共享創新 共塑未來:構建開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同體”為主題的2025浦江創新論壇在上海開幕。
國際:
聯合國教科文組織9月19日在巴黎總部舉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-阿勒福贊科學、技術、工程、數學領域杰出青年科學家國際獎(簡稱“阿勒福贊獎”)頒獎典禮,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成里京獲獎,以表彰其為海洋氣候變化提供的科學證據,這些證據是評估風險、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的關鍵基礎。
在9月20日進行的東京田徑世錦賽男子20公里競走比賽中,中國選手王朝朝以1小時18分43秒的成績摘得銀牌,創造中國男子競走運動員近五屆世錦賽上的最好成績。
原標題:2025年9月22日時政考點
文章來源:https://www.ssydt.com/article/69611




